来源:@究竟视频微博
【#机构称A股场外散户尚未跑步进场#,#机构称散户参与度不及去年924行情#】继18日创下十年新高之后,8月19日,沪指早盘继续冲高,但午后反复走弱,三大指数翻绿。截至收盘,沪指跌0.02%,深成指跌0.12%,创业板指跌0.17%,全天成交额2.6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超1700亿元,2982只个股上涨,2252只个股下跌。
“我相信这并非本轮行情的终极高点,走长牛不需要每天都涨停。”一位投资者在股吧中写道。
19日的回调似乎在意料之中,就在18日,已有多个财经博主、炒股大V在直播间里提醒回调风险,但有趣的是,这些炒股“带头人”并不建议大家追高,与去年“924行情”启动之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态度截然相反。
这也与部分散户目前的理性态度形成了共鸣。“稳定情绪,等待市场给出答案,不轻仓,也不满仓。”另一位投资者称。
自7月份以来,A股主要指数就开始了连续上涨,市场交投热度回升,资金表现活跃。以深市为例,据第一财经统计,今年7月份,深市无论是成交笔数抑或成交金额均超过去年924行情以及今年2、3月份的DeepSeek行情。
那么,作为牛市的重要燃料之一,散户跑步入场了吗?多家券商研报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分析师曹柳龙观察到,尽管沪指突破前高,创2021年以来新高,但居民资金尚未跑步入场。散户参与度不及去年“924行情”,距离2015年和2020年牛市也有较大差距。
他认为,一方面,牛市中,公募主动偏股基金新发行规模会大幅扩张,但去年“924行情”以来,公募新发行规模仍持续处于历史低位。而且,部分投资者甚至会在行情上涨后赎回前期被套牢的基金。另一方面,去年“924行情”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居民资金入市,表现为货币ETF被大量赎回,资金涌入股票ETF。而当前,资金并未流出货币ETF,股票ETF则持续遭遇资金持续流出。
曹柳龙称,目前入市的主要是高净值投资者,包括私募、杠杆资金和游资。居民资金或将加速流入理财产品,间接通过固收+基金等渠道进入权益市场,成为后续行情的主要增量资金。
华福证券分析师周浦寒也认为,流动性是驱动本轮“慢牛”的重要因素之一,各方面资金均有积极参与,散户的小单周度净买入金额和上交所个人投资者新增开户数近期有上升迹象,但距离去年924行情和今年年后的春季躁动行情均有一定差距。
分析师陈刚也给出了类似的判断,他表示,场外散户尚未“跑步进场”。5月以来,个人投资者新开户逐月边际改善,但绝对数值仍偏弱。7月,上交所A股新增开户196万,基本与4月持平,低于2、3月,显示场外居民资金尚未出现集中涌入的迹象。场内散户有加仓动作,但力度有限,凸显其“畏高”情绪。
另外,陈刚认为,过去几年市场调整形成的“疤痕效应”,也抑制了散户通过间接渠道布局A股的意愿,目前散户对本轮上涨行情的“牛市”属性仍存犹豫,而且,随着近期指数突破,越来越多主动偏股基金净值接近或回到成本线,部分散户倾向获利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