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01166)苏州分行以债权人身份,向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提交申请,请求对(002634)控股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扬州棒杰”)启动预重整程序,目前法院已正式立案审查。
回溯债权渊源,2023年6月29日,扬州棒杰因生产经营需要,向兴业银行苏州分行申请5亿元项目贷款,双方签订《固定资产借款合同》。为筑牢债权保障防线,同日棒杰股份与兴业银行苏州分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为该笔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2023年12月15日,扬州棒杰进一步与银行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形成“保证+抵押”的双重债权保护。
然而,扬州棒杰后续未能恪守合同约定,出现逾期还款情况,兴业银行苏州分行依据合同条款,宣布借款合同项下所有应付款项全部立即到期,并于2025年7月9日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涉案金额达39021.4万元,同时主张棒杰股份对扬州棒杰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债权。
从扬州棒杰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已陷入严重经营困境: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3.7亿元,2025年6月末未经审计净资产进一步降至-4.9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是无任何营业收入,同期净利润亏损1.2亿元,已丧失正常经营造血能力。
不过,兴业银行苏州分行判断扬州棒杰仍具备重整价值,认为通过预重整程序有望盘活企业资产、化解债务风险,相较于破产清算,成功的重整更能为债权回收创造有利条件。
尽管申请预重整是积极的债权保护行动,但兴业银行苏州分行的债权回收仍面临多重关联风险。公告显示,扬州棒杰当前金融负债敞口余额约6.3亿元,且全部由母公司棒杰股份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若扬州棒杰后续正式进入重整程序,棒杰股份需履行担保义务,而棒杰股份自身经营与财务状况已岌岌可危——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约2.2亿元,2025年6月末骤降至约0.5亿元,半年缩水超78%;负债总额超30亿元,资产负债率近98.5%,逼近资不抵债。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1.7亿元,经营造血能力枯竭;且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借款约9.9亿元,是其2024年净资产的329%,叠加银行账户冻结、资产查封等问题,若下半年光伏板块债务压力未缓解,年末净资产或为负,触发退市风险警示,这将间接影响扬州棒杰重整进程,给兴业银行苏州分行债权回收增添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