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电科技盈利改善,客户应收“双集中”与研发强度不足存隐忧

ist (2) 2025-09-02 17:51:44

江苏亚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电科技”)拟登陆科创板,IPO申请2025年6月27日正式被上交所受理,这家聚焦于湿法清洗设备,下游覆盖硅基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与光伏三大领域的公司在经历了2022年亏损、2023年盈利后,于2024年实现了利润大幅改善。

公司计划募资9.5亿元投向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与先进制程研发。然而,招股书却显示,这家公司存在诸多问题,如客户与回款高度集中、硅基设备单价承压、研发强度不足等。

客户、应收“双集中”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2022-2024年)内,亚电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1亿元、4.42亿元、5.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4亿元、0.10亿元、0.85亿元,经营现金流亦由负转正。

亚电科技盈利改善,客户应收“双集中”与研发强度不足存隐忧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ist 第1张

然而,在业绩回暖之外,公司的业务结构与盈利质量存在隐忧。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4.80%、76.59%和76.25%。同时截至报告期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期末余额前五大客户合计为1.83亿元,占比92.61%,其中(601012)占比43.46%。同期应收账款账龄中,“1–2年”占比升至22.24%,2023年仅为2.10%,而“1年以内”占比却大幅低于2022年和2023年,表明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存在恶化的迹象。

亚电科技盈利改善,客户应收“双集中”与研发强度不足存隐忧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ist 第2张
亚电科技盈利改善,客户应收“双集中”与研发强度不足存隐忧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ist 第3张

另外,从季节节点来看,2023年三季度、四季度收入占比达33.40%、44.42%,2024年四季度占比49.29%,体现明显的季末/年末集中交付与确认特征,这也提高了跨期确认、验收与应收回款的管理压力。

硅基设备单价下滑

从结构上来看,亚电科技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得到改善,从2022年的14.69%上升到2024年的37.78%。但与此同时,硅基湿法设备平均单价从2023年的约805万元/台降至2024年的约697万元/台,虽然得益于单位成本的大幅降低,毛利率并未受到影响,但在竞争与价格承压之下,综合毛利率的改善能否持续,仍待进一步观察。

亚电科技盈利改善,客户应收“双集中”与研发强度不足存隐忧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ist 第4张
亚电科技盈利改善,客户应收“双集中”与研发强度不足存隐忧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ist 第5张

研发强度下行

对于申请科创板IPO的企业,监管对于科创属性的要求必然更加严格。从研发投入来看,亚电科技2022年为5737万元,2023年和2024年度基本持平,但相比于2022年都有明显下滑。从占营业收入比重来看,报告期内分别为47.52%、10.03%和7.64%,呈持续下滑的趋势,且从可比公司的角度来看,行业2024年的研发费用平均占比为10.61%,高于亚电科技。虽然比重的回落受到营收扩大的影响,但作为科创板申报企业,公司在研发层面的投入仍有进步空间。

亚电科技盈利改善,客户应收“双集中”与研发强度不足存隐忧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ist 第6张
亚电科技盈利改善,客户应收“双集中”与研发强度不足存隐忧 (http://www.jingganghuifeng.com.cn/) ist 第7张

站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与光伏新工艺迭代的交汇点,亚电科技在财务上已经取得明显的进步,面对客户应收款双集中、价格竞争趋强和研发投入占比下降等经营层面的结构性约束,唯有给出更有力的回应,或是积极寻求改变,才能真正兑现“规模化”与“先进制程”的盈利模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