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财说
背靠央企股东向来以高管层“稳健”著称的招商仁和人寿近来发生重大人事变动,副总、审计负责人同日被免。
01
高管层出现罕见变动
7月中上旬,招商仁和人寿披露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其中,有3项议案事关公司高管层变动。
解聘高宏招商仁和人寿副总经理、首席数字官(CDO)职务;解聘胡良招商仁和人寿审计责任人职务;聘任樊雪担任招商仁和人寿审计责任人。
公开信息显示,高宏自2017年9月出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现还兼任首席数字官一职。其曾在、太平人寿、太平集团、富德生命人寿多家险企任职,不过负责部门多集中于电脑部、信息技术管理部。进入招商系统后,高宏曾任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招商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良自2021年12月出任招商仁和人寿审计责任人,现还兼任广东分公司临时负责人。胡良曾长期在体制内任职,曾任深圳保监办综合管理处主任科员,深圳保监局综合管理处主任科员、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统计研究处处长、财产保险监管处处长等职。还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任办公室政研科副科长。
胡良进入招商仁和人寿后曾任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群工部)总经理、党建工作部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接替胡良任招商仁和人寿审计责任人的樊雪,2024年12月刚升任招商仁和人寿副总经理,2025年3月兼任董事会秘书。
樊雪出身招商局系统,曾任招商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保险部职员、高级分析主管、总经理;招商局金融事业群/平台保险部总经理;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保险部总经理。还曾任海达远东保险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团队高级客户主任。
对于高管变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一事,招商仁和人寿有关负责人对外表示,此番高管调整属于正常的人事变动。并透露高宏已任招商局集团专职外部董事,胡良已任公司品牌关系总监,并拟任广东分公司总经理。
事实上,招商仁和人寿背靠多家央企股东,高管层向来以“稳健”著称。2023年招商仁和人寿经历了成立以来首次管理层调整。即原总经理彭伟卸任,聘任横琴人寿原总经理黄志伟任招商仁和人寿新任总经理,同年12月其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
如今黄志伟已执掌招商仁和人寿1年有余,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02
品牌悠久,经营稍显稚嫩
作为招商系保险公司一员,招商仁和人寿传承的“仁和保险”品牌历史源远流长。1875年轮船招商局创办保险招商局,并于次年创办仁和保险,保险招商局后并入仁和保险。
招商仁和人寿于2016年12月获批筹建,半年后获得开业批复。2017年传承“仁和保险”品牌的招商仁和人寿成功复牌。
招商仁和人寿注册资本为65.99亿元人民币,由招商局、、中国航信三大央企,联合多家知名企业共同发起设立。
尽管股东实力背景强大,招商仁和人寿还是复刻了寿险业“七平八盈”的定律。2017-2022年,净利为-1.38亿元、-4.07亿元、-5.06亿元、-2.96亿元、-1.84亿元、-13.04亿元。
经历2022年巨亏后,招商仁和人寿次年首度扭亏为盈,录得净利0.68亿元。并在2024年持续盈利,录得净利1.31亿元。
与净利情况截然不同的是,期间招商仁和人寿保费规模飙升,成立第三年就跻身非上市险企百亿规模保费队伍。2018-2022年,保费收入分别为27.55亿元、104.83亿元、117.49亿元、123.77亿元、154.04亿元。
2023年也就是招商仁和人寿扭亏为盈的首年,其保费收入增长势头戛然而止,回落至145.01亿元。尽管2024年再次冲至153.01亿元,仍落后于2022年历史高点。
以规模保费为基准,2023-2024年招商仁和人寿新单保费收入呈下降态势,分别同比下降54.86%、26.17%。公司解释称是缘于主动收缩,优化业务结构。
但作为招商系一员,招商仁和人寿对银保渠道依赖较为严重。2022-2024年,银行代理渠道贡献原保费收入占比87.27%、87.17%、86.02%。2025年1季度银行代理渠道占比89.18%。结合近年预定利率与销售费用下滑,客户和银行基层热情降温;前期多波“炒停售”透支市场需求,多重因素叠加新单增长乏力。不过据招商仁和人寿称,2025上半年公司新单规模增长跑赢同业。
从险种结构来看,不知是受市场需求影响,还是策略摇摆,近两年招商仁和人寿险种结构有明显变动。2023年分红和万能业务规模分别同比下降77.8%和65.1%,是当年保费收入降幅最快的两险种。到了2024年分红和万能险业务规模反而成了保费收入增速最快的险种,同比增长达65.3%和330.1%。
招商仁和人寿2025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3.12亿元、净利润2.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79%、28.18%。
但招商仁和人寿2025年开门红业绩表现却算不上亮眼。
2025年1季度,招商仁和人寿增收不增利。录得保险业务收入49.4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10%;净利0.99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滑41.76%。
且招商仁和人寿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024年市场份额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至0.38%。到2025年1季度,市场份额降至0.30%。
2025年1季度,招行仁和人寿净利同比大跌4成,或缘于曾经引以为傲的投资端收益率大幅下滑。要知道2023-2024年招商仁和人寿经营亮点之一就是投资收益率行业名列前茅。
2025年1季度,招商仁和人寿投资收益率为1.49%,虽较2024年同期下滑0.03个百分点,仍稳居非上市人身险企前列;综合投资收益率为-0.20%,而2024年同期为1.40%,同比由正转负。在非上市人身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排行榜掉至40名。
2025上半年,招商仁和人寿累计投资收益率2.64%,与2024年同期相差不大;但累计综合投资收益率2.73%,较2024年同期8.23%相差甚远。
此外,招商仁和人寿总资产收益率水平同样不高。2022-2024年分别为-2.40%、0.11%、0.16%。2025上半年,其累计总资产收益率0.24%。
2025年,在数家同业机构“瘦身”时,1季度招商仁和人寿湖北分公司获监管核准开业。
新成立8年来,招商仁和人寿保费飙升,业务迅速扩张,加速资本金消耗,这主要体现在偿付能力方面。2017-2019年,展业不到3年招商仁和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1846%降至206%。
2020-2024年招商仁和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0%、182%、179.47%、166.77%、200.77%;同期,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就不那么乐观,其间曾连续2年低于90%。具体为173%、114%、89.74%、83.38%、128.42%。
2025年前2个季度,招商仁和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提升,分别为116.89%、120.0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幅较大,分别为190.46%、174.85%。预测下个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04.4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50.59%。
为补充资本,提高公司偿付能力,招商仁和人寿2020-2022年间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累计39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值得注意的是,招商仁和人寿2025年第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决定年末赎回2020年12月发行的8亿资本补充债,其剩余期限不足1年。根据监管规则要求,计提账面价值80%作为认可负债,减少附属资本。
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及市场波动,仍需关注其偿付能力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