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网易科技)
估计苹果自己都没想到,自家 iPhone 17 还没发布,就先被三星给摆了一道。。。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前几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甩出了一份初步裁决:认定咱中国屏幕巨头京东方及其子公司,侵犯了韩国三星显示关于 OLED 面板的商业机密。
而且 ITC 不仅判了,甚至还给出了一条相当狠的建议 —— 要对京东方涉及到侵权的 OLED 面板和模块,实施 “ 进口禁令 ”,外加 “ 停止令 ”。
换句话说,所有用了京东方屏幕的 iPhone 统统都别想在美国卖了,已经组装完成的可以幸免,但是那些已经生产出来,还没来得及运到美国的就没那么幸运了。
好家伙,这一纸裁决,不仅直接敲在了京东方的脑门上,更是间接砸向了苹果的钱袋子,因为京东方早就是苹果供应链里不可或缺的关键 “ 备胎 ”,甚至已经成为某些产品的主力了。
像苹果目前在售的 iPhone 15、15 Plus、16、16 Plus 还有 16e,它们搭载的屏幕,就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京东方。
对,没错,虽然数码圈经常有人因为 “ iPhone 到底用没用京东方屏幕 ” 这事儿吵起来,甚至一度吵到了拿高倍率放大镜直接往 iPhone 上怼着看屏幕像素排列,实际上供应链早就给实锤了。。。
然而这波 “ 美帝认证 ” 不太可能让京东方的股票冲高 —— 因为假如终裁维持原判,并且真的实施了进口禁令和停止令,那它们当中有很大一批货就没法在美国卖,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 iPhone 16e。
因为这款机型,根据供应链透露,来自京东方供应的屏幕占比超过一半。
而且根据数码博主爆料,京东方原本已经拿下了 iPhone 17 标准版的屏幕订单,甚至还从三星和 LG 这俩 “ 元老 ” 级的供应商嘴边,抢过来了一部分 iPhone 17 Pro 的屏幕供应份额。
要知道,美国本土一直都是 iPhone 销量比例的大头,要是京东方 OLED 屏 iPhone 真被挡在了美国之外,苹果要么捏着鼻子找三星或者 LG 扩产救火,要么重新找新的屏幕供应商,结果很可能就是 ——
新 iPhone 要么涨价,要么排队等更久,甚至初期供货可能还会紧张,说真的,果果这次多少有点无辜躺枪。。。
但话又说回来,三星和京东方,一个是称霸屏界十几年的 “ 老贵族 ”,一个是筚路蓝缕杀出来的 “ 新势力 ”,它俩的恩怨情仇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要我说,这次三星对京东方发难,绝非临时起意。
曾经,三星绝对算得上是 “ 屏霸 ”,当初它靠着疯狂投入和几乎垄断性的技术积累,在 2015 年,吃下了全球中小尺寸 OLED 市场超过 90% 的份额,国产手机想冲高端?对不起,屏幕还得看三星的脸色。
而国内厂商那会儿,在这个市场基本没啥话语权,就说京东方,当时还在 LCD 的泥潭里打滚,已经连续亏了好几亿。
后来在国家战略级资源的支持下,这些国产屏厂陆续在北京、合肥、重庆新建了好几条高世代 LCD 面板厂,接着再通过收购外资技术、研发蒸镀工艺,扩大产能,硬是把 LCD 面板干成了白菜价。。。
当时 LCD 已经处于成熟期,像三星、LG 早把重心转移到了 OLED 上,好久没更新过自家产线,产能和经济优势根本比不过这些高世代 LCD 厂,这就给了京东方、华星、天马这些国产屏厂可乘之机。
也是靠着这招,京东方的 LCD 市占率在 2020 年突破了 25%,直接把曾经的老师傅三星和 LG,逼得宣布战略性退出 LCD 市场。
紧接着,这些国产屏厂又开始规划起了 OLED 产线,只不过当时各家下线的 OLED,良率普遍不高,像 2017 年京东方第一条柔性 OLED 下线时,良率只有 30%,远低于同期的三星柔性 OLED。
不过相比起设备和良率,更难的其实是专利围城。
当时三星在 OLED 领域持有上万项核心专利,为突破封锁,包括京东方在内的一众国产屏厂,一边共建专利池,一边全力投入自主研发,相继研发出了绕过三星专利的 OLED 技术,并在显示效果上开始追赶起三星。
图片来源:WhyLAB
说起来,早期京东方 OLED 屏幕,因为像素排列看上去非常像周冬雨表情包,所以被网友戏称是 “ 周冬雨屏 ”,再加上这种像素排列会导致屏幕清晰度折损,所以当时京东方并不在厂商的首选范围内。
京东方第一次正式进入到高端旗舰机的供应链当中,还属华为在 2018 年发布的 Mate 20 Pro,当时这款手机就采用了京东方 + LG 双供应商的策略。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 2019 年,当年美国一纸禁令,使得三星和 LG 开始对华为断供高端 OLED 屏,京东方 “ 火速转正 ”,其他厂商也感受到了危机,后面便开始有意识的在自家产品上陆续转用国产屏。
一开始,国产 OLED 屏跟三星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
但在全产业链的鼎力支持下,这种差距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短短几年时间,国产屏就完成了从 “ 能用 ” 到 “ 好用 ” 的过渡,到后面,很多厂商开始主动用上国产屏,甚至在发布会上直接叫板三星。
而京东方凭借蓝钻排列技术和持续的良率提升,在 2020 年叩开苹果供应链的大门,开始给 iPhone 12 标准版供货,初期虽然以官翻机和售后换屏为主,但这标志着国产屏首次进入苹果核心产品线。
这些年国产屏的崛起,也对三星市场份额发起了冲击,2024 年上半年,三星在智能手机 OLED 面板市场的份额是 43.8%,而国产厂商( 京东方、、华星等 )合计占比 50.7%,首次超过韩企。
而在这些国产屏厂商中,就属京东方把三星逼的最紧。
2024 年上半年,京东方柔性 OLED 面板出货量占比就已经来到了 22.3%,全球排名第二,我特意找业内老哥打听了一下,同品质下,三星屏价格卖的比国产屏贵,京东方超过三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图片来源:WitDisplay
而且原本 iPhone 屏幕只有三星跟 LG 在供应,京东方的加入,无疑分流了原本流向这两家的订单,根据财报显示,2024 年京东方第一大客户销售额高达 298.96 亿元,占总营收 15.07%。
而这个第一大客户,大概率就是苹果~
从 “ 卡别人脖子 ” 到 “ 被别人追着跑 ”,现在又来 “ 抢大蛋糕 ”,三星能不慌么,于是在 2022 年,它就向 ITC 发起了针对京东方的专利侵权投诉,指控其侵犯多项 OLED 技术专利,试图在美国封杀京东方。
虽然后来 ITC 裁定京东方侵犯了三星 4 项主张专利中的 3 项,但因为它 “ 对美国显示行业没重大影响 ”,就没有对京东方实施禁令,意思差不多就是 —— 你们打你们的,只要不伤及我这边利益,就不管。
图片来源:企业专利观察
随后,三星在 2023 年 10 月又向 ITC 发起诉讼,指控京东方通过挖角核心员工、合谋供应链企业等方式,窃取其 OLED 面板的核心商业机密( 包括制造设备图纸 ),并用于成都 8.6 代 OLED 产线建设。
京东方也不是吃素的,开始发起了反击 —— 2024 年,它就在重庆起诉三星侵犯其 3 项 OLED 核心专利,紧接着在今年 5 月,又在美国反诉三星,指控 Galaxy Z Fold 6 屏下摄像头技术侵犯了 4 项专利。
ITC 此次针对京东方的裁决,就是针对三星在 2023 年发起的商业秘密侵权诉讼,考虑到当下这个时间点,ITC 做出的这份初步裁决,很难说到底有没有受到产业博弈或者政治因素的影响。
但有件事可以确定的是 ——这些年国产屏的崛起,已经让国产手机厂商具备了 “ 掀桌 ” 的底气。
2024 年全年,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等国产厂商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 OLED 面板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而在华为、小米、OPPO、vivo 等主流品牌当中,国产柔性 OLED 的渗透率已经高达 98.2%。
想想十几年前,小米因为高管得罪三星供应链导致屏幕差点断供,逼得雷军不得不亲自飞到三星总部道歉,那时的国产手机厂商,哪怕一年能够卖到百万级销量,在这些供应链巨头面前,仍抬不起头。
但现在,京东方柔性屏在折叠手机市场独占鳌头,华星光电 2K 屏如今甚至已经下放到了中端,而维信诺的屏下摄像头技术更是领先全球,各家都有自己的看家绝活,三星的顶级屏?咱已经不稀罕了。
撰文:胖虎
编辑:米罗&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