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7月14日晚,(603116.SH)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25H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400~5,1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5,100~6800万元。红蜻蜓称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为:传统时尚鞋服类消费需求依然疲软,存量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营业收入的下滑导致公司净利润由盈转亏。
图片说明:红蜻蜓业绩预减公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
拆分为单季度来看,2025Q2红蜻蜓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亏损3290~4990万元,对比2024Q2约282万元的亏损,亏损幅度大幅增加。
开启全品类鞋靴转型
提起红蜻蜓,就不得不提到(维权)(603001.SH),两家公司有着太多的渊源。
红蜻蜓的实际控制人钱金波与奥康国际的实际控制人王振滔,两人师出同门,相识于木匠学徒,后来80年代两人携手创业,用“温州四千精神”跑遍全国100余座城市销售皮鞋、并开设皮鞋工厂,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4年钱金波与王振滔因理念不合而分家,王振滔创立奥康国际,钱金波创立红蜻蜓,但最终殊途同归,无论奥康国际还是红蜻蜓,两家公司都成为了皮鞋行业的领头羊,品牌红遍大江南北,钱金波与王振滔都担得起“温州鞋王”的名号。
然而,时代变化实在太快了。八九十年代,皮鞋是年轻人咬咬牙也要买的潮流时尚消费品,而今天在高楼耸立的城市CBD,频繁进出写字楼的年轻人们,似乎对皮鞋穿搭并不感冒。
2017年1月,王振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语成谶:“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还穿皮鞋?”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奥康国际和红蜻蜓的业绩,走进了急转直下的通道。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年国内皮鞋年产量2016年约为46亿双,2021年约为35亿双,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缩减至17亿双。
面对不可逆的皮鞋行业下行beta,奥康国际与红蜻蜓选择了不同的路:奥康国际选择了换条赛道,2024年底公告收购一家存储芯片公司,尽管资产重组未能成功,但从王振滔的一系列资本运作看,奥康国际换赛道的决心似乎很坚决;而红蜻蜓选择在坚守主业的同时,开启了全品类鞋靴的转型。
长达数年的转型“阵痛”期
2020年12月17日,红蜻蜓发布《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钱金波提请辞去总裁职务,同时董事会决定聘任钱金波的儿子钱帆为公司总裁。由此,红蜻蜓开启了二代接班的时代,接班时钱帆仅33岁,从高中开始在英国留学7年,获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有一年多时间的私募基金从业经历。
图片说明:红蜻蜓总裁钱帆,数据来源于微信视频号
掌舵后的钱帆,对红蜻蜓开启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涉及定位、渠道、供应链等方方面面。例如定位方面,开始年轻化,钱帆致力于逐步改变消费者对红蜻蜓是皮鞋品牌的固有印象,使红蜻蜓成为全品类时尚鞋履品牌,例如推出更适应新时代穿搭风格的时尚鞋履产品,更多在小白鞋、板鞋、老爹鞋以及轻运动轻户外产品投入研发设计以及营销资源等。
图片说明:以男鞋为例,红蜻蜓拓展休闲鞋、运动鞋等品类,数据来源于公司官网
例如渠道方面。在线下渠道,红蜻蜓开始加强核心步行街+购物中心的门店拓展,并对门店进行升级,品牌形象焕然一新,也更适应公司产品品类非皮鞋化的趋势;在线上渠道,钱帆亲自带队开始了抖音直播带货等等。
图片说明:红蜻蜓升级后的门店展示,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
企业转型,尤其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总是免不了阵痛,在2020年钱帆掌舵红蜻蜓的首年,便在年报中做出了明确的提示:“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因此短期可能导致经营业绩压力”。
图片说明:2020年报中对于转型风险的提示,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
然而,同样的提示也出现在了2021~2024年报中,换句话说,因转型而导致的业绩阵痛,已经持续了近五年时间,这还能算作“阵痛”吗?
事实上,从钱帆掌舵后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2021年算起,2021~2024年红蜻蜓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3亿、-0.76亿、+0.18亿、-0.80亿,累计亏损超2亿元,如果2025H2仍未结束“阵痛”,则累计亏损额还将增加,而在2021年之前,红蜻蜓从未出现过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
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红蜻蜓过去几年的亏损,既有行业beta的客观原因,也有转型“阵痛”的主观原因,从奥康国际的业绩对比来看,红蜻蜓的持续亏损似乎也情有可原。
图片说明:奥康国际和红蜻蜓都在持续亏损,数据来源于Wind
但是,从目前红蜻蜓的实际销售情况来看,转型并不算成功。以天猫红蜻蜓男鞋官方旗舰店为例,按销量排序,最前面的是偏商务风的凉鞋、以及商务皮鞋。
图片说明:天猫红蜻蜓男鞋官方旗舰店按销量排序,数据来源于天猫APP
而过去多年花了大力气拓展的新品类,例如运动鞋、休闲板鞋,销量实在是有一些惨淡,没有一款单品销量可以破万。
图片说明:天猫红蜻蜓男鞋官方旗舰店运动鞋和休闲板鞋按销量排序,数据来源于天猫APP
换言之,仅以男鞋为例,红蜻蜓尚无一款非皮鞋品类出圈,成为现象级的大单品,五年转型“阵痛”期或许仍未结束,红蜻蜓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