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继几天前意外推迟上市后,背靠首钢集团的低碳技术公司——北京首钢朗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首钢朗泽”)再次按下港股IPO暂停键。
7月11日中午,首钢朗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由于与旗下控股子公司宁夏首朗吉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首朗吉元”)相关的法律纠纷尚未解决,公司决定进一步延迟全球发售及上市,且H股发行上市不会按此前的补充招股章程推进。
根据7月7日披露的补充招股文件,首钢朗泽原计划于7月14日公布最终发售价、认购情况及股份分配基准,并于7月15日在港交所挂牌。
然而随着最新进展,上市时间表再度推迟,公司与独家整体协调人国泰君安国际正在重新审视发行时机。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首钢朗泽首次延后港股IPO。公司最初于6月30日启动招股,但在7月2日晚临时宣布延迟上市。
补充招股章程随后于7月7日刊发,并再次启动招股。然而,因民事诉讼持续发酵,IPO再次暂停。
据文件披露,此次诉讼由海南吉元君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吉元君熠”)发起。
该公司于6月27日向宁夏石嘴山平罗县人民法院对首钢朗泽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后者在其持股42%的合资公司首朗吉元的经营决策中,存在诸多违规操作。
天眼查显示,首钢朗泽持有首朗吉元58%股权。
吉元君熠称,首钢朗泽未经其同意擅自增加首朗吉元投资额约人民币1.598亿元,并未通过股东大会批准,涉嫌违反《中国公司法》。
此外,吉元君熠指控首钢朗泽还在未经首朗吉元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的情况下,擅自设定首朗吉元乙醇产品售价,损害其投资权益。
据悉,吉元君熠已申请行为保全,要求法院禁止首钢朗泽在未依法合规设立决策机制前,不得单方面作出与首朗吉元相关的重大投资及定价决策。
首钢朗泽方面则表示,吉元君熠的诉求“缺乏法律依据”,公司将积极应诉,并坚称后者成功向其提出申索主张的可能性较低。
此次纠纷,也引发市场对首钢朗泽核心资产运营稳定性的担忧。
根据招股书披露,若吉元君熠的兄弟公司——吉元冶金——终止向首朗吉元供应工业尾气,该子公司须另寻供应商,料将对首钢朗泽2025年收入造成约6.2%的下滑,毛利率降低约0.9个百分点,净亏损扩大约7.2%。
不过,首钢朗泽表示首朗吉元已于6月29日自新供应商处获得两项不可撤回尾气供应承诺,若要履行,预计10月前后可启用新气源。
值得关注的是,吉元冶金与首朗吉元签有至2039年的工业尾气供应协议,若后者未严重违约,前者无权单方面终止协议。
首朗吉元作为首钢朗泽重要资产,其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299亿元、9844.7万元及1.177亿元,占首钢朗泽同期总收入的比重为33.4%、16.6%和20.9%。
根据招股文件,首钢朗泽此次拟全球发售2015.98万股H股,发行价区间为每股14.50港元至18.88港元,最多募资约3.81亿港元。
若不考虑15%超额配股权行使,IPO完成后,首钢集团将直接持有首钢朗泽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5.13%的权益。
加上NZ Tang Ming、曹妃甸基金分别所持的8.98%和3.35%权益,这三家机构合计控制首钢朗泽37.46%股份。
首钢朗泽是一家深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行业的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乙醇、微生物蛋白等低碳产品,并提供低碳综合性解决方案。
该公司目前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钢铁电力园区、宁夏平罗工业园区、贵州省绥阳煤电锰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园运营四座生产设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首钢朗泽是CCUS行业中首家利用经过验证的合成生物技术实现低碳产品生产商业化及规模化的公司。
其主要产品乙醇除可用于车用燃料,还可用作生产香水、运动时装、清洁剂、包装材料等产品的原料。
另外,该公司的微生物蛋白还是中国第一种新型饲料蛋白原料。
招股书显示,首钢朗泽的主要收入来自销售乙醇及微生物蛋白以及沼气和粗醇等副产品。
其收入从2022年的3.895亿元增加52.1%至2023年的人民币5.926亿元,并减少4.9%至2024年的人民币5.636亿元。
近三年毛利率从13.9%一路下滑至负值,2024年亏损达9334.5万元,毛利率跌至-16.6%。
目前,首钢朗泽港股IPO进程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后续能否顺利重启上市,将取决于吉元纠纷的解决进展及市场信心的修复。
首钢朗泽的港股上市虽未彻底搁浅,但在股东纠纷解决之前,通往资本市场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眼下,这家低碳技术企业需要先稳住阵脚,再谈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