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李凯旋 北京报道
7月27日下午,网络上突然出现“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85.SZ)(下称: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跳楼身亡”的消息,引发大量关注。7月28日上午,居然智家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们也没有接到具体的通知,公司会尽快发布公告。”
此前的4月18日,居然智家发布了汪林朋被留置的公告。“在上次董事长被留置后,公司的管理层就已经做了交接,一直到现在都是新管理层运营公司,公司经营目前一切正常。”居然智家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刚刚被解除留置
对于市场来说,这一消息非常令人意外。在投资者眼里,汪林朋已经暂时度过危机。4月18日,居然智家发布公告表示,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CEO汪林朋收到了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此后,汪林朋被留置一事未有进一步的信息披露。
直到7月23日,居然智家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收到了汪林朋家属转来的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汪林朋的《变更留置通知书》,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已解除对汪林朋的留置措施,变更为责令候查措施。同时,公告显示,汪林朋已回到工作岗位正常履职。
公开资料显示,出生于1968年的汪林朋是居然智家的灵魂人物。在外界,汪林朋学历高、颇具投资智慧,出手更是又快又准。居然智家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1999年(成立时为“居然之家”,2024年更名为“居然智家”),是以大家居为主业,以大消费为平台的大型商业连锁集团。从2018年开始,居然智家陆续引入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并于2019年12月底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只家居新零售概念股。
筹备上市的那两年,居然智家在资本市场备受关注。首先,居然智家获得了阿里巴巴等投资机构高达130亿元的联合投资,但也因此背上了IPO的压力。随后,居然智家准备借壳上市,并选择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武汉中商)作为目标,交易作价356.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当时,这笔交易的价格备受质疑,投资者认为,居然智家的经营规模远撑不起这个价格。但对于居然智家和武汉中商而言,这是彼此都“成人之美”的一笔交易,居然智家成功上市摆脱IPO压力,而武汉中商则实现“重组”,解决了与其他两家武汉商业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的同业竞争难题,也让控股股东武汉商联股份有限公司松了一口气。
为行业龙头
实际上,居然智家的体量并不大,截至目前,其总市值在180亿元左右。不过,《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家居零售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在全国万平以上建材家居卖场中,前两名的市场份额合计为23.5%。其中,居然智家以12.5%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但是,同样受困于地产行业的下行,居然智家的业绩有所下滑,但从财务数据上来看,并没有到“悬崖”边上。数据显示,2024年,居然智家的营业收入为129.66亿元,同比下降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亿元,同比下降40.83%。此外,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短期借款为18.8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79%。
居然智家的主营业务之一为连锁家居卖场业务,通过直营和加盟方式进行卖场连锁扩张。截至2024年底,居然智家在国内外经营407家家居卖场,包括83家直营卖场和324家加盟卖场。直营模式下,居然智家的收入来源是向商户收取租金、物业管理费用等。加盟模式下,居然智家的收入则是来自加盟商的招商运营费、一定比例的品牌使用费等。从营业收入的占比来看,租赁及加盟管理业务、商品销售两大类占到了营业收入的90%以上。
居然智家方面表示,受国内经济形势波动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影响,家居建材市场存量竞争加大,商户经营面临较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2024年,居然智家为支持商户持续经营,给予优质商户部分租金及管理费减免等,导致租赁及管理业务收入出现阶段性下降。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9.39%
今年一季度,居然智家“增收不增利”。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居然智家的营业收入为33.11亿元,同比增加5.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下降39.39%。
市场上,家居建材行业似乎进入了“洗牌”阶段。《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在今年4月份汪林朋被留置之后,5月份红星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828.SH、01528.HK)创始人车建兴被留置、7月底成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002818.SZ)公告表示,董事长刘兵被留置。
目前,刘兵的留置暂无新动态,而车建兴则是在近期因为个人原因向公司申请辞去总经理一职。值得关注的是,3家企业均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提到,家居行业目前面临较大压力。
以居然智家为例,其表示,随着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到来,智能家居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公司敏锐察觉市场变化明显推动家居卖场向智能家居体验中心方向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底,居然智家已经开业运营16个智能家居中心,项目取得了良好经营效果,招商入驻率保持95%,经营坪效明显优于传统家居卖场。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