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亚洲技术服饰制造业第三的技术服饰制造商-祥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祥康控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开启首次IPO之旅。
在招股书中,祥康控股称公司不仅是主要客户的供应商,更是其产品共同开发及生产的战略伙伴,与传统的OEM/ODM制造商不同,但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还是帮助客户生产服装。
公司在中国江苏淮安和越南设有生产基地,且越南基地产能规模数倍于淮安。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贡献了祥康控股95%左右的收入,其中最大客户的贡献就已经超过了60%。
前五客户不仅贡献了祥康控股绝大部分收入,不少大客户也是祥康控股的主要供应商。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销售和采购价格的公允性、是否存在对大客户的依赖等问题都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客户依赖问题突出
招股书中,祥康控股称公司是主要技术服饰制造商之一,为国际高端奢侈运动及时尚品牌共同开发及制造技术服饰产品。公司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生产值计算,祥康控股是亚洲第三大技术服饰制造商。
祥康控股强调,公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OEM或者ODM厂商。公司能够提供包括联合开发、产品设计等在内的一系列增值服务。祥康控股重视创新与技术发展,能够在制作产品样品之前根据客户的设计概念制作3D虚拟原型,这有助于降低产品开发及样品制作的成本和时间。
然而,《财中社》注意到,最终祥康控股还是要通过生产满足客户需要。目前公司在中国江苏和越南有两大生产基地,2024年江苏基地最大产能51.3万件,越南高达206.8万件,产能利用率在90%左右。原本祥康控股在缅甸也有生产基地,但2024年该基地已经停产。
祥康控股的收入并没有增长。2023-2024年,祥康控股分别实现营收12.8亿港元和12.3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826万港元和4147万港元。盈利增长的原因之一是毛利率的提高,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前一年的11.7%提升至14.4%。
年收入超过12亿港元,但祥康控股的前五大客户就已经贡献了绝大多数收入。招股书显示,2023-2024年,公司五大客户合计贡献收入分别约为12.3亿港元及11.7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分别约为96.3%和94.9%。
不仅如此,前五大客户中,单一最大客户的贡献就超过了六成。2023-2024年,祥康控股最大客户贡献收入分别约为6.7亿港元及7.7亿港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约52.3%及62.2%。
虽然祥康控股并没有披露这家最大的客户是谁,但通过蛛丝马迹可以发现,这家“客户A”指向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AS)。
祥康控股介绍,客户A总部位于芬兰,是一家全球性运动和户外服饰品牌集团,公司在德国慕尼黑、波兰克拉科夫、美国纽约及中国上海设有公司办事处,其股份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亚玛芬体育成立于1950年,总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是一家全球性运动户外品牌集团,旗下拥有 Arc'teryx(始祖鸟)、Salomon(萨洛蒙)等知名品牌,2019 年被安踏牵头的投资财团收购,2024年2月在纽交所上市。
祥康控股表示,公司已通过开拓新客户减少对客户A的依赖,但由于生产基地的产能有限,任何可用产能均会优先分配给现有客户,以满足其需求。
祥康控股也坦言,对客户A销售的任何减少都将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未来营运造成重大影响,且公司也没有“来自客户的长期采购承诺”。
客户、供应商高度重叠
前五大客户不仅贡献了祥康控股绝大多数收入,采购也离不开其中一部分客户。
招股书显示,共有4名客户兼为祥康控股的供应商(下称“重叠客户及供应商”)。其中,客户C及客户D为公司报告期内的前五大客户兼前五大供应商:向客户C和D采购技术面料生产其相应产品,向客户C采购的原材料也用于为其他品牌生产服饰产品。
而且,此前祥康控股也向客户A和客户E采购面料样品,用于其各自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制作产品样品及原型。
2023年和2024年,祥康控股来自重叠客户及供应商的收入为9.3亿港元和11.2亿港元,占比已经超过90%。来自重叠客户及供应商的采购额为2.1亿港元和1.9亿港元,采购占比在30%上下。
主要客户“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在IPO中属于高风险事项,其核心问题在于可能损害企业独立性、引发财务合规性质疑。在A股IPO审核中,若企业存在主要客户与供应商重叠情形,往往会被监管机构重点关注。